——从废旧电池到再生资源的蜕变之路
近年来,随着电动汽车(EV)和智能设备的普及,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量呈现爆发式增长。
与之相伴,电池回收需求也在急速扩大。
其中,”黑粉(Black Mass,以下简称BM)”作为电池回收领域的核心材料备受瞩目。
本文将详细解析BM的生成过程,以及其通过何种工艺流程实现再生资源化。
◆ 黑粉(BM)是指?
BM是指是指通过破碎、粉碎废弃锂离子电池,并经过分离工序后获得的富含金属成分的黑色粉末状中间材料。
其主要含有以下有价金属:
- 锂(Li)
- 钴(Co)
- 镍(Ni)
- 锰(Mn)
- 石墨(Graphite)
该材料作为金属资源被视为实现电池材料再生利用的”原料”。

◆ 黑粉回收工程(全流程)
BM的回收分为以下几个工程。
1. 电池的收集和预处理
- 为保证安全,回收的废弃锂电池进行放电处理后,会除去电池外包装,将内部进行破碎,粉碎。
2. 物理分离(机械分离)
- 从粉碎后的电池材料中,去除铜、铝箔等金属片和塑料。
- 这个过程就生成了BM。
3. 化学处理(湿式 or 干式)
▸ 湿法冶金(Hydrometallurgy)
- 用酸类溶液(硫酸等)溶解黑粉(BM),提取目标金属离子。
- 通过沉淀反应或溶剂萃取等技术,从溶液中分离回收锂、钴、镍等金属成分。
▸ 干法冶金(Pyrometallurgy)
- 在高温熔炉中对BM进行煅烧还原,分离出金属渣(Slag)和冰铜(Matte)。
- 对熔炉内生成的金属合金进行精炼提纯。
※近年来,基于能源效率、回收率和环境负担的综合考量,【湿法冶金】技术日益成为主流。
4. 精炼与产品化
- 提取分离的金属经深度精炼后,可重新用于电池材料(正极材料、负极材料)生产。
- 部分碳基材料及其他金属成分也可应用于其他工业领域。
◆ 黑粉回收的技术挑战与未来展望
黑粉(BM)回收是技术密集型领域,当前面临以下核心挑战:
- 成分波动性(因电池类型与劣化程度差异导致含量变化)
- 锂元素的高效回收(锂的分离提纯难度突出)
- 处理成本与能效平衡(尤其火法冶炼能耗过高)
- 环境负荷控制(废水废气处理等)
为应对这些挑战,各国各企业正加速开发创新型回收技术,
未来技术突破将聚焦于实现效率提升成本优化的同时,确保环保指标。
◆ 第能电池材料(Dainen Materials)的实践与战略
我们以印度为据点,致力于生产品质稳定的黑粉并优化金属回收流程。具体举措包括:
- 实施严格的品质管理流程
- 开发适配多样化原料的技术方案
- 构建面向全球市场(特别是亚洲·欧洲)的稳定供应体系
- 筹备未来直接出口(如中国市场)的应对机制
今后也将在推进资源化技术升级的同时,致力于实现更具可持续性的回收体系。

◆ 总结
黑粉回收是实现资源循环与脱碳社会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。
第能电池材料将充分发挥全球视角与现场实践能力,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,
持续为新一代资源回收事业贡献力量。